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80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802节 (第1/6页)

    在超高温环境控制上,保罗菲尔-琼斯认为湮灭力场环境下,产生光压的温度需求不同,但即便是温度需求有所降低,也肯定不是几百、几千摄氏度,他们能做的就是进行温度控制的设计,以便于让温度需求继续降低。

    这样到研究的时候才会具有可行性。

    如果让物理界的学者们知道,保罗、陈蒙檬等人在研究发动机技术,肯定会觉得大材小用。

    发动机,只是科技应用而已。

    技术的研究处在学术鄙视链的底层,几个最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去研究技术,实在是太浪费他们的才能了。

    如果他们知道是光压发动机,感官肯定就不一样了。

    疯了吧!

    光压发动机根本不是现在人类能够掌握的技术,绝对不是这个时代能够拥有的技术。

    科技基础差距太大了。

    即便是拥有了湮灭粒子技术,但高温控制是摆在面前的大问题,产生光压的需求最低是五万摄氏度,而现有材料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极限为7600摄氏度,还是科学院材料所最新的研究成果——

    全新的一阶钨钛合金。

    这里说的温度不是指的粒子活跃度,而是纯粹的‘传导温度’,也就是传输到容器边缘的温度。

    保罗菲尔-琼斯、丁志强等人,把目标定在了控制1万摄氏度以上环境上,只有能实现1万摄氏度的控制,再加上特殊的湮灭力场环境,才有可能实现制造出真正的光压。

    现阶段还是只能进行设计论证。

    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