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840节 (第1/6页)
大部分监督人员都是去学习的,他们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了解粒子对撞机的运行机制、检测机制等内容,就可以吸收技术和经验,转而用在国内的大型粒子对撞机项目上。 谈判结果,三方都很满意。 核子组织得到了六台强湮灭力场设备,他们后续可以进行围绕强湮灭力场展开的实验,就肯定有很多新的发现。 他们会重新成为‘科研主角’。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得到了一台设备,也可以进行全新的实验,还达成了和核子组织之间的实验合作。 科技部门的收获也很大。 首先就是120亿欧元的资金,当然加入核子组织也是有付出的,他们确定会分摊核子组织每年百分之十的经费,但支持也只是后续的,平均到每一年也只有几亿欧元。 另外,就是和核子组织的合作,能让实验快一点展开,也能吸收经验来完善国内的粒子对撞机项目。 同时,派出团队参与实验,也能培养很多相关领域的人才。 如此多收获的情况下,付出的也只是一个淘汰、不能用于实际,甚至可能很快被研究出来的技术而已。 …… 当三方的合作达成时,阿迈瑞肯的科研焦点依旧是格鲁姆湖计划组,库博成为了‘科研明星人物’。 很多人都赞叹库博研发的高效,他们成功掌握了直流反重力技术,那么后续就很可能研究出区域性强湮灭力场技术。 “哪怕只是两倍率、三倍率,也可以了。” “找到方向最重要,只要有了方向,慢慢的就能取得进步,进而掌握更高端的技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