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4节 (第3/6页)
术,也知道这医书对眼下时局的重要性。 商阁老在家,同样关心时势,知晓瘟疫之事,不可不慎重处理,否则一场大祸必然在西江省生出,波及数省。 地方上本有治理瘟疫的规章,结合周清的《瘟疫论》,能更有效治理瘟疫。 不是说《瘟疫论》是什么灵丹妙药,而是可以刊发各州府县衙,提供宝贵的建议。 有了李庆之采纳《瘟疫论》,周清回去之后,可以借此机会,将《瘟疫论》呈给天南省巡抚宋河。 当然《瘟疫论》成书仓促,但周清这次急着落笔,也是考虑到太和宫有达官显贵在,可以顺势将《瘟疫论》交给对方,如此应该能早点起到作用。 他回去路上,还可以再细细打磨,但大体是不会出问题的。 主要是有些地方,为了避讳,难免有点似是而非的歧义,好在并不打紧。只是容易被有心人挑刺,于实际cao作,没啥损害,顶多没有用。 自古以来,要成一件事是艰难的,要破坏一件事,那可太容易了。 著书亦是如此。 呕心沥血,照样有人一目十行,故意曲解。 只是周清总归是存了此书有用的心思才提笔奋力书写。他非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全性之人,但也是凡事依循本心。 一场被商邴挑起的纷争,给周清的《瘟疫论》化解无形。 这时候再无人质疑周清的才学。 因为一层道德光环笼罩着周清,其他人纵使有心挑刺,也会被人鄙夷的。读书人为何求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