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8节 (第2/6页)
阁老,风烛残年,又和周真人有杀子之仇,但是商阁老有古人之风,身为曾经连中三元的天下读书人表率,亲口承认,在皇家的古籍中,见到关于“道庭”的记载。 如此一来,道庭之事的可信度大增。 西江省的布政使李庆之,更是详细说了当初周清著作瘟疫论的事,非是神仙慈悲,如何会这般普度众生? 李庆之是乱世中,少有努力维护一方净土的官员,在百姓中名声极好。 天南省宋巡抚更是说了当初周真人参加乡试的细节,当时他见到周真人的文章,一时间只觉得字字珠玑,大放光华,文章饱含圣道。 同时有其余考官出面,说当时周真人中解元来贡院见诸位考官时,大家均自暗赞,“真天人也。” 当时未满十六的弱冠少年,给长州的考官及新科举子,留下太多深刻的印象。 这些人,与周真人或敌或友,但口风出奇一致,那就是周真人确然是天人一般,救济世人。 清河王的桌案上,摆着周清的书信,他对身边的心腹感慨不已。 “没想到周真人居然不想当皇帝,而是让我等以诸夏自居,均是正统。不过这样一来,我等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以后,道庭就是诸夏势力的共主,没有道庭的允许,诸夏之间,不可起战争。 因此往后清河王想打别人,或者别人想打清河王,还得向道庭的仙使周真人他们进行申请。 得到批复之后,才能按照规矩,进行战争。 否则按不义作乱者论处。 “有作乱者,吾杀之!”这就是周清表明的态度。 因此,诸夏之间,只能进行义战;并且要听从道庭的调遣安排。不过赋税可以地方自行截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