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主任_后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记 (第2/14页)

污迹象,村上近百万元的卖地款不见了,对此,群众有看法,要求县上给以清查,当时,我看到了他们的急切心情和对村干部的满腹怨气和猜疑,便问道:“这个事乡政府知道吗?”“管不了。”没等我说完,一个代表抢先作了答复。“省台记者都采访了。”另一个代表紧接着说道。等我问清了事情的起因后,纳闷了,不理解了,于是,便对来访者说道:“你们先回吧!你们反映的事已经记下了,到时给你们个回话。”

    第二天,又接到了县人大批转过来的上访材料,当时,我一看,还是那个村的,署名与那十几个村民完全一样,这时,我才知道,上访者已去过好几个单位了,包括省上、市上、县信访办。

    针对这个事情,我们召开了会议,但意见有分歧。一个同志说:“经济上的事,不属于我们的工作范畴,我们还是不管为好。”另一个同志说:“我们只抓村务公开,财务清查的事让他们找别的部门去吧!”还有一个同志说:“我们是抓村务公开,但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是财务公开嘛!财务支出不清楚,谈公开有什么意义,又怎么能说服得了村民呢!我认为,我们应该管,应该抓,要做好指导和协调工作,要给上访者一个说法。”

    后来,经过县领导小组的同意,办公室的多方协调,才使这个村的上访问题得到了解决。当然,县纪检、检察部门是下派了工作组的,他们是深入村民做了调查了解的,并且理清了财务,分清了是非,弄清了情况,给群众了一个明白,还干部了一个清白的。因为,事情并非是上访者所完全说的那样,这个村卖地款近百万元属实,但这个村历史上遗留下的0万元贷款也是属实,还有建校、修路拖欠款,这样,三打五除二,所剩资金是不多了,所以,出现上访的事件是正常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