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连锁反应 (第1/4页)
时间来到了五月底,随着最后一块药田的货送到了海王加工厂,三七的货源正式告罄。 药农们开始翻土养苗,三七下货季已经接近了尾声。 海王公司也结束了收货。 盘点了一下这三个月的收获。 海王公司收取新鲜药材近一千多万公斤,加工成品三百五十万公斤。 总投入资金一亿两千万,其中厂房机器办公设备花一千万,剩下的是购货成本、工人工资、水电消耗和各种费用等等。 (前期投入一亿不够,陈阳又飞回谯城,办理了一笔两千万的贷款。大老刘也追加了一千万的资金。) 总共加工成品(头子和剪口)有一百八十万公斤,辅料一百七十万公斤。 出售成品八十万,辅料一百万。 回笼资金四千万左右。 仓库还剩成品一百万公斤,辅料七十万公斤。 现在三七成品的通货价格在五十左右,辅料也涨到了二十。 库存价值在七千五百万左右。 从账面上看,算是收支平衡,还略有盈余。 但从盈利角度是看是赔了。 陈阳贷款七千万,年息是八个多,一年就是七百万左右,加上手续费保险费杂七杂八的也得奔一千万了。 大老刘投资六千万,就算都是自己的,他存到银行什么也不干,每年也有三四百万的利息。 也就是说二人的投资赔了一千三四百万。 当然,这也只是表面上的。 实际上,还是大有可为的。 市面上的三七已经消耗了差不多了,海王公司手中握着的是文山仅有的存货。 三七的价格之所以没有暴涨,主要是因为海王每隔一段时间会释放一些库存,维持三七的供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