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历史的惯性 (第3/4页)
指出:“臣觉得还要严格限制太监干政,以防后世之君因懒政,指使亲近太监参与政事,这个也可以写进祖制。” 朱元璋睁开眼睛,脸上看不出喜怒,淡淡的问了一句:“你句容县的权力构架就是这么弄的吧。” 句容县! 经朱元璋这么一提醒,陈林才回过神,原来自己不知不觉已经在用内阁制了。 小兰就相当于他的内阁秘书,基本上所有文书都会在她那集中,初步处理后再向自己汇报。 可如果小兰有心蒙蔽自己... 果然还是弊端很大啊! 其实说到这,陈林也大概明白了历史上那些大明奇葩皇帝,为什么最终都会选择信赖身边的太监,利用太监来制衡代表文官集团的内阁了。 毕竟是自己身边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就想现在的小兰对于自己一样。 小兰其实就相当于司礼监掌印太监和内阁的合体了,在句容县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看来这国家政治还真不是自己这996社畜能参与讨论的。 如果不是后世的一些知识,以自己的眼光见识,连跟朱元璋对话的资格都没有。 朱元璋见他没回答,心里也大概知道了。 这个内阁就是把双刃剑,就看持剑人怎么用了。 至少现在,他们父子俩绝对能驾驭,至于后世子孙,那就需要严格执行帝王心术的教育了。 屏退陈林后,朱元璋看着朱标说道:“将那小子刚刚说的几点都记下,同时扩大内阁人数。” “再加两条,皇族和外戚不得入阁,内阁官员不得担任其他任何实质官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