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章 (第2/3页)
帝对此也只能表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何况多年间,他还提出过多次整改。 且每次的方案,都对大靖王朝稳固根基、提高百姓生活质量极其有用。 连岑英国公后来,都得不耻下问找他求学,也算是一件佳谈。 又过了两年,宋泠于国子学内参与科考,并一举夺中了状元。 大榜一贴,连宋泠本人都还不知道呢。 百姓们却都喜气洋洋的先传开了,连连说着宋家又出了一个大忠臣啦! 毕竟宋祁越太优秀了,有这样的一个先例存在,百姓自然会对其侄儿也抱有更大的期望。 而宋泠本人也算争气。 最初先是入职了太常少卿,后来又依靠自己的学识和才能逐步成长。 当宋祁越已经官居太傅,并开始辅佐储君学习政务,全权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时,宋泠也升职为了观文殿大学士。 并在今后,成为了宋祁越最得力的助手,共同塑造更加美好的大靖王朝。 而宋家,也成为了京中流传多年,经久不衰的绝佳妙谈。 然待到垂暮之年,宋祁越还是亲自请辞,潇洒的告老还乡了。 离开清玉京的那天,正是农历的九月初九。 天高气爽,但前去送别的所有百姓,却都觉得心中难受至极。 大靖王朝这十数年间的变化,所有人都有目共睹。 国土面积增大,百姓税收渐少,孩童均可入学…… 这些让百姓们,逐渐过上好日子的提议,几乎全部都出自宋公的提议。 他是真的在为民着想。 也是真的淡泊名利,一心只为了让大靖王朝变得更好。 不然也不会在新帝继位,这样最容易拿捏朝政的时候,果断请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