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发动全村,扩大生产! (第2/4页)
音在察觉十里香的巨大市场之后,一刻都不曾松懈,紧盯着酿酒厂的运作。现今酿酒厂就只有张婶和刘婶以及另外两个妇女能进入,负责四个隔间相互运转。 孙北音则是带着两人,负责最后罐装隔间的罐装步骤。瓷窑那边烧制的小陶罐,上面都刻有李丰年照抄文学得来的那句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还是孙北音亲自刻上去的。 酿酒厂每天的产量大概是五六斤十里香,每个小罐能容纳半斤,而瓷窑每一个批次能烧制数十个陶罐出来,所以陶罐的产量是完全足够的。 现在的酿酒厂产量很低,完全达不到李丰年的预期。但这与当下大景的情况也相关,粮食本来就紧缺,许多人连吃饱肚子的粮食都没有,更没有那么多粮食来酿酒。 所以李丰年每次都是叫小六购买那些初次发酵的黄酒,回来进行二次加工。同时让外出县府的人,每次尽量多带粮食回来。 一人一次可带大概三十斤粮食! 这些粮食并不是用来酿酒,而是以备不时之需,用来吃的!饿肚子的滋味原主习以为常,李丰年可不想再次经历。 半山腰各处各司其职,明显忙活起来。 时不时,各个方面的负责人都来找李丰年抱怨,活太多,人不够用! 酿酒厂包括孙北音在内,用去了七个人!刘山监督的瓷窑,模具制造和烧制,用掉三个人手,远远不足,以至于砖窑都没有开始烧制。 小六带人去了采购,张铁头带走猎户三人,以至于冶炼熔炉这边只有顾铁匠和他妻子二人!这样的生产速度,猴年马月才能稳定运行起来。 好在这时候,老村长背着双手,找到李丰年。村子里的人眼巴巴的看着半山腰如火如荼,上工的工人领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