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封赏 (第7/14页)
的血,难道他们不知道我张安世心善的吗? 只见朱允文苦笑道:“不,贫僧今日思来,贫僧沦落今日,实非命数,而是理所应当。” 徐辉祖不解道:“陛下何出此言?” 朱允文眼帘垂下,道:“贫僧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反省,迟迟想不明所以然。今日方知,当初实是贫僧自取灭亡,即便没有四叔,这天下只怕也要分崩离析,贫僧自以为……可以依靠书生们大治天下。” 说到这里,朱允文不禁泪流满面,哽咽道:“今日方知,贫僧误信了人,令养尊处优之人,充盈朝野,而疏远那些真正为大明打下江山的将士,以为几句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便可教太祖高皇帝的江山永固。哪里知道,这实为亡国灭族的征兆。徐辉祖,你摸着自己的良心说,当初朕削藩时,你心里是认同的吗?” “我……”徐辉祖沉默片刻,才道:“臣以为……此事难为。” “是啊,你认为此事难为,想来你也早知道其中的弊病,也一定知道朕所信之人,多为误国误民的书生,是吗?” 徐辉祖迟疑了一下,终究艰难地点头道:“是……” “那当初为何不言?” “臣乃武臣,又非议论国政的御史、翰林,如何能言,又有什么言路?” 朱允文苦笑:“是啊,这便是贫僧的愚蠢之处,可你看四叔身边,多少骁勇的将军,又有多少似这个少年这般的俊杰,贫僧又怎么不是自寻死路呢?” “这是天命啊,贫僧当初做下那些可笑之事时起,天命就已不在我,而在四叔的身边了,今日贫僧这模样,实像跳梁小丑,可笑、可笑……” 徐辉祖低头无言。 朱允文道:“今日言尽,时过境迁,你不必再称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