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十三章 拿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拿去! (第2/4页)

做按察副使,金濂未能守孝,前往了陕西。

    这搁古代叫做夺情,是因为没有这个臣子不能把事办成。

    金濂在陕西干的很不错,兴修水利、缉捕大盗、平定山匪、安定民生、设立学宫为百姓讲读经史、让将校读书识字研读兵法、并且亲自习射演练,文武双修,一时间鞑靼人不敢再进犯。

    御边十数载,鞑靼人闻者心慑,望风而逃。

    金濂回到京城做了刑部尚书,就办一件事,司法公平。

    无论是勋戚还是朝中大员,他都一视同仁,这种做事风格,终究得罪了一大片的勋戚和朝臣们,终于在安乡伯案中,金濂被朝堂过半之人弹劾,差点被罢官。

    正统十三年,金濂任参军务,提督军中大小事物,前往福建平定叶宗留-邓茂七起义。

    叶宗留-邓茂七的起义规模有多大?

    起义军占据了整个福建、半个江西、浙江的处州府、温州府、衢州府和半个金华府被起义军攻占。

    而在广州方向,邓茂七占据了海阳县。

    拥兵80万有余,治下数千万百姓,皆称其为铲平王,铲平王铲除一切不平事。

    金濂带着人前往福建平叛,开拔之前,金濂母亲病逝了,金濂请求守孝,朝廷不许,令其办了丧事,立刻前往福建。

    金濂在年初(正统十四年二月)的时候,在延平设了一个局,诱邓茂七的主力进攻,一战便杀掉了邓茂七。

    金濂开始对起义军进行分化,劝导安置,起义被安置招抚,声势越来越小。

    朱祁镇是在东南方向有超大规模起义的时候,亲征草原。

    不得不说,朱祁镇的胆子是真的大,也不知道谁给他的勇气。

    金濂是个好同志,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