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66 (第4/4页)
分级多,但是实际分封的时候也可能不那么实诚,像宋朝,王爵降爵袭封可能是嗣王,也可能是郡王,再降一级可能连国公都捞不到,只能当个郡公。 但是朱元璋想让子孙后代永保富贵啊,那怎么办? 长子袭爵不降等,其余诸子降一级袭爵。 在朱元璋时代,因为他是老大,底下的诸王都是他的儿子,所以宗室在地方还是能治理政务的,但是等到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还成功了之后,为了防止后人再效仿他这个前例,大明宗室连政事都不能触及了。 于是乎,在永乐朝之后,就出现了“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基本上就是把宗室们当猪养的情况。 就算宗室们不想当猪也不成啊! 大明传承到朱常洛这一代,算算和朱元璋之间的辈分关系,早就超出了八代,也就是说,有一些宗室,已经超过了八个爵位等级的继承范围,只能做个平头百姓了。 可是偏偏他们爵位没了,但依然是朱元璋的子孙,也就是说他们依然不能参与“四民之业”,士农工商四条路全部锁死,他们除了混吃等死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没落的偏远宗室没有退路,其余的宗室只能算是被圈养的闲人,没几个有进取心的。 而按照朱元璋规定的对子孙后代的优待,凡有爵位的宗室,有银、米供给,还有田地。 大明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银钱去供养这些闲人,还要看着因为被分封的宗室又增多而愈发严峻的土地兼并。 士绅都已经不用纳粮了,在科举取士的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大明的土地兼并情况本身就越来越严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