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大学生回村搞建设_第141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第1/3页)

    富华村这两年是一点点地走入市区人民的视野,先是兴安红心火龙果的种植地就在兴安镇富华村,在购买的红心火龙果纸箱上都会写上具体地址,成箱买的人想不知道都难。接着就是陆续有人去富华村旅游,听说到当地自己摘的水果卖价比外面买的便宜,那里吃得玩得也不少,是退休没事干的老头的养老圣地。现在就是市领导也去视察了,而且富华村正在建酒店搞基础设施,让来旅游的人更舒心。

    靠着口口相传和纸媒的力量,可以说,现在富华村在兴市已经是小有名气了。

    村头的那些商铺正在装修中,而陈明生的酒店也终于开始动工了。

    十五个商铺和一个酒店都在一排,后面邻着池塘边,左边是村里的晒场,前面还是一大块空地。不算上酒店,十五个商铺的长度正好是四十八米长,这里就被简单粗暴地命名为“四十八米街”。

    今年村里留下来的人更多了,除了外出读书的,青壮年还出去打工的只有四、五个,剩下的都留了下来,而原本就留在村里种地的庄稼汉也多了赚钱的活。

    眼看着三月就要到了,是个适合播种、移栽的好时节。

    陈霖又开广播“喂喂喂”了。

    今年陈霖和陈明生重新签了承包合同,改成十年,一次性付了三年承包费五万四。村里年底还卖了莲藕和鱼,也有一笔钱。现在开会就是要讨论这笔钱怎么花。

    说是讨论也不对,陈光山拿着陈霖列出来的计划一项项地念,最后由大家举手投票。

    这次开会,陈霖往后一看,竟然有一半是三十岁左右的青年人,也有不少退下来了的“前任当家人”拿个小板凳坐后面听。他们这些青年人像是村里的新鲜血液,带着富华村寻找新世纪的发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