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751节 (第2/7页)
“殿下,已经为国师准备了接风洗尘的宴席,请殿下和诸位大人移步前往。” 朱高煦点了点头,然后他转身对姜星火道:“老师,请。” 说着,朱高煦也是亲自引路,向燕王府内走去。 这里是他家,朱高煦相当熟悉且放松。 宴席之上,姜星火也没说别的,只是与朱高煦以及各位勋贵、官员们把酒言欢,北平系的文官有意试探,然而姜星火的博学多才和深邃见解,也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折服。 —————— 燕王府后,煤山。 冷知识,煤山不是因为山里有煤才叫煤山,而是因为朝廷在这里堆煤储藏,以免北京被围城的时候燃料短缺,所以才叫“煤山”。 实际上,最初的煤山是金世宗在辽瑶屿行宫的基础上建太宁宫,并开凿了西华潭(今北海),在此地堆成的小丘;而元世祖忽必烈在营建大都时,把皇宫的中心建筑延春阁建在土山的南面,并将土山命名为“青山”,又在青山上下广植花木,作为皇家的后花园;到了朱棣当燕王的时候,就在青山下遍植果树,山下豢养成群的鹤、鹿,供登高、赏花、饮宴、射箭之用。 昔日千岁的燕王如今成了万岁的皇帝,这山也就改称“万岁山”了。 夜深了,北京城的喧嚣渐渐退去,只留下微风轻拂树叶的沙沙声。 姜星火站在那棵著名的老歪脖子树下,双眼微闭,但心中却如明镜一般清晰。 他回想着白日里与宴席上众人的交谈,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 朱高煦的成长rou眼可见,几乎所有勋贵都非常支持他,而这并非偶然,是他多年来勤奋学习、不断锤链的结果。 姜星火作为老师,他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