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神她改行修仙了_第44章 你们还缺什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你们还缺什么 (第3/7页)

老子、王重阳等道家宗祖就不必说了,他们茅山上清派的根基也是由那组壁画而来。

    上清派约形成于东晋时期,以专门传播习炼《上清经》而得名。

    《上清经》这部功法,是由《黄庭经》衍生出的道经,也称《大洞真经》。而《黄庭经》则传说是神仙授法于晋代女道士魏华存,此人也是上清派第一代宗师。

    让茅山成为上清派中心的,则是第九代宗师陶弘景。

    这位宗师正是根据上清宫的这些壁画,编订了道教的神仙谱系,称为《真灵位业图》。他还揉合道、佛二教观念,主张道、儒、释三教合流,认为“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

    由于陶弘景的学识和成就,后世一度称上清派为“茅山宗”。

    茅山因此成为后来的道教圣地,与阁皂山灵宝、龙虎山正一,并称为符箓三山。发展到唐朝时期,茅山宗已然兼容并吸收了灵宝斋法、正一法。

    再然后到了近代,山河破碎、国难当头。

    众多能人异士出山救国,自然也包括茅山的道士。

    面对飞机空袭、坦克大炮,修士也会死。他们和凡人的区别在于,死前能拉多少垫背的。

    战至终章,吾国未亡。

    上清派因为法术高绝,冲锋陷阵的事情没少做。最后反而因为死伤惨重,渐渐断了传承。

    幸而茅山始终还在,纵使上清断绝了,还有主修《三皇经》的正一派撑着。可是没了法术做支柱,正一符箓再强也是无根飘萍。

    谁知国难才歇,内乱又起。

    大长老看向上清宫门前的牌匾,心中五味杂陈。

    这块古匾出自陶弘景,自南北朝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匾上那烟熏火燎的痕迹,就是十年浩劫里留下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