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武勋 (第3/5页)
人,对于其中内情略知一二,崇明帝此言不就是另有隐喻,说的正是崇明帝与大明宫静居的太上皇。 自登基以来,崇明帝一直受制于太上皇,本就心生不满,权力相争,便是父子舔犊情深,早就消磨殆尽。 若不是处处受制,崇明帝堂堂天子,也不需私下让高贤筹办内卫。 好在前两年太上皇精神不济,崇明帝才渐渐掌握朝堂大势,虽不能肆意,可也比以往好了不少。 太上皇于大明宫静养后,鲜少出面,由此崇明帝与太上皇面上才缓和不少。 崇明帝也不在意高贤的反应,随意道:“虽说这小子行事莽撞,也有些小聪明,倒是可堪一用,不过还需磨砺一番。” 高贤晓得白天召见贾蕴后,崇明帝便对贾蕴赞赏有加,尤其是贾蕴说出愿做崇明帝的“冠军侯”、“犯大乾者,必诛之。”这类荡气回肠的马屁,极得崇明帝的心意,便附和道:“瞧着贾公子,便是个英武不凡的,若是晓得陛下如此看重,还不誓死效忠。” 崇明帝闻言冷潮一声,笑道:“若是施些小恩小惠就能收服这些个武勋子弟,朕也不需这般头疼。” 高贤傻乐一声,也不敢回应,他晓得崇明帝对于京中武勋不满已久。 所谓的京中武勋便是以四王八公为首勋贵集团,他们这些人并非无权无势,更“同难同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四王八公势力盘根错节,不仅仅在朝廷军队,便是在朝堂之上,亦是如此。 以贾家为例,贾家一门两国公,堪称王爵之下第一功臣世家,八公之首。 贾家把持几十年的“京营节度使”,便是如今,依然在四大家族手中,被王子腾“把持”。 同样说四大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