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烟火_第二十五章 建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建窑 (第2/6页)

   “大人,这小子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烧石灰窑的。他走路摔屁墩的时候,就跟着他老爹烧窑,论烧窑的手艺,比他老爹都强。”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黄忍不住叹口气,“他老爹烧了一辈子的窑,却是越烧越穷,爷爷辈积攒下来的家业都烧光了,所以他老爹无比痛恨烧窑。哪怕是他手艺再好,也不让他烧了,这才弄到我这里来。”

    韩度点头,表示理解。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无比重视手艺,种地的人靠天吃饭,手艺人却不靠天便可以吃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天涝天旱,照样吃饭。”

    甚至在古代,一门独门秘技,还有着秘而不宣,传男不传女的规矩。

    可见,当时的人们对于技术的重视。

    只可惜他们遇到朱元璋这么一个老农出身的家伙,把匠人当做是擦屁股的来用。匠人们以往能养家糊口的手艺,在匠户制度下变成了全家人的负担,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大坑。

    如此一来,谁还会让自己的手艺传承给下一代?还不如,干脆让手艺断绝传承算了。

    古代技术断代最厉害的就是在明朝初中时期,可以说朱元璋的匠户制度的危害,比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还大。

    不过一切都还来得及,现在还是在洪武年,老一辈的匠人都还活着,真正的技术断代还没有到来。

    自己又在老朱面前要到了卖技术的恩准,如果自己这里开好了头,或许会转变老朱的想法,能够让这些技术都保留下来?

    想到整个中国古代,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