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之金瞳鉴宝_第149章 云山暮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9章 云山暮归 (第3/5页)

慢展开了。

    这是一副挂轴,纸本水墨,纵约100厘米,横约45厘米。

    随着画纸缓缓展开,沈愈看到这是一副描绘江南水乡的山水画。

    画中远景是数座直如云端,陡峭嶙峋的险峰,山峰被茫茫云雾遮挡,看不见具体景象。

    中景是一条飞瀑从险峰飞流直下,汇入山下河流,两侧各有一座枝叶繁茂的密林,其中右侧密林中隐隐有飞檐翘角的建筑藏于其中。也不知是寺院还是道观。

    近景木桥横跨一条水势湍急的河溪,此时几个砍柴的樵夫与打渔的渔夫或背着柴薪,或拎鱼获,或牵水牛,正沿着木桥匆匆往家赶。

    不远处有十数栋村舍在巨树的掩映下已经升起屡屡炊烟,屋舍前的空地上有数个孩童在你追我赶的嬉戏。

    看到这里,沈愈瞬间现出一幅樵夫或者渔夫归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的景象。

    此画水墨淡雅,用笔娴熟,构图严谨,古朴清丽,深得元四家绘事之法,山水与人物融为一体,绝非凡笔所能画就。

    此画竟然有画名,在画的右上角写有《云山暮归图》五字楷书。

    下有草书一行,绘《云山暮归图》赠友陈正年,乙亥八月正秋,邦达。

    旁边有两枚钤印,上为“董邦达”三字白文印,下为“东山名士”朱文印。

    董邦达,字孚存,号东山,进士出身,乾隆朝重臣,书画名家,历任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礼、工、吏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翰林院掌院学士,两任工部尚书,一任礼部尚书,谥号文恪。

    曾参与《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西清古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