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二章 多尔衮的姿态 (第2/4页)
在于决战,而是破坏秋收,使我大金更难摆脱粮草物资缺乏的困境。” 三年平辽的宣传口号,喊出还没超过一年。多铎并不认为东江军会这么急迫地展开行动,这与东江军的利益不符。 显然,象多铎这样有着传统思维的人不在少数,或者说是主流。不管是汉人,还是建虏,还是那种“养寇自重”的心理。 其实,包括毛文龙在内,很多东江镇的将领,都有这样的思维。只不过,在郭大靖的强力引导下,尽快地平辽灭虏才勉强达成了共识。 而奴酋们有这样的思维和想法,也不意外。 因为他们并不了解郭大靖,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知道郭大靖是穿越而来的灵魂,有着他们无法想象的宏图大志。 尽管在座的奴酋有几个是同意多铎的判断,但敌人已经开始进攻,不管是什么目的,总要有所应对,不能全无反应吧? 苏克萨哈躬身奏道:“奴才赞同多铎旗主的分析判断,但也不排除东江军或有更大的企图。鞍山驿城小兵少,恐怕难以抵挡敌人。辽阳城,将是重中之重。” 多尔衮沉吟着,心中甚是烦躁。传来急报的不仅是辽南的鞍山驿,还有辽东的本溪,以及辽阳的东面门户连山关。 ….敌人多点发动,使得后金的兵力无法调遣出来、机动作战。 唯一的机动兵团,在辽阳和沉阳之间驻防,在东江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也只能先顾辽阳,并防范敌人水师的深入攻袭。 也就是说,后金方面能做出的应对,已经是非常有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