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造大明_十六读书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六读书人 (第1/5页)

    一提到读书人王晨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酸极其的酸。其次就是迂腐,完全可以用傻头傻脑的称呼。眼前的连三舟就是这种人,自己都吃不饱了,衣衫褴褛并且朝不保夕,却还想着朝廷,想着天下的百姓。

    在王晨看来这种人太可怕了,有“脑”不用,有福不想,有钱不赚,就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尤其是大明朝的方孝孺,纵然你诛我十族又何妨的绝唱?历史上不缺乏那种贫困潦倒,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人,可这些人却扛起了拯救苍生民族复兴的大旗。在后市的民国期间更加的多,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读书人读书虽多,但心胸中装的却不是书,而是天下。不管在朝堂之上,还是在深山幽谷。始终不忘的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没有这份担当和坚持也配叫读书人?

    或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执掌国之重器,背负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他们或许迂腐或许酸臭,却从不退缩不忘初心。汉人的文明能走到现在,一直立于世界之巅,正是因为他们,也只有他们,所以王晨觉得华夏这个文明一直有希望……

    话不多说王晨直接行礼说道:“先生之理想朝阳佩服,人间正道是沧桑,可先生却让沧桑有了希望。”

    连三舟并不在意王晨的话:“有何用?有何用?不过一日三餐奔波的穷酸,谈何大才?”

    王晨看得出来,这是对自己没有能力救国于水火之中产生的自恼。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国家轰然倒塌,最终却只能无能为力。这种感觉后世的华夏也有过,可他们却站了起来。因为有无数的这种人去努力……

    大明朝有救吗?在王晨看来没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