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6 (第2/4页)
”卫青解释道。 谢琅张了张嘴,就因为这点事?至于么。 至于。 有了犁和耙,粗耕粗种步入精耕细作,一亩地至少可以多见一石粮食。 泱泱华夏,巍巍大汉,一年能多见多少粮食,谢琅算不出来,反正足矣把国库堆满。 可事已至此,谢琅解释再多都是掩饰,“草民忘了。” “什么?”刘彻满腔怒火嗖一下泄的一干二净,指着谢琅,不敢置信,“这么大的事,你忘了?” 谢琅“陛下,草民去年才十七,还有个孩子要养,家里还在建房,还有牲口,还有十六亩地。草民实话告诉陛下,不是因为草民家中只有草民一人干活,草民也想不起来把家里的犁改成这个样,后又做个耙出来。” “你,你,再有下次,朕饶不了你。”刘彻咬咬牙瞪着他无奈地说。 谢琅心想,当皇帝可真了不起。这么不要脸的话都能说出来。 “其实还有――” 刘彻震惊“还有?!” 谢琅连忙抱紧怀里的小孩,看向卫青。 卫青把笔递给他,又给他一卷新的竹简。 谢琅腾出一只手,把耧车画出来,“此物陛下可曾见过?” “耧车。朕知道。”刘彻仔细看了看,“不对,你画的有三个耧脚?” 谢琅点头,“比以前的好用。” “没了?”刘彻收起来,就盯着他。 谢琅犹豫要不要说,“纸陛下可曾见过?” “宫中便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