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_第1247章 配合与不争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7章 配合与不争功 (第6/8页)

问道:

    “由此逆水而上,可曾全部察看过了?”

    胡遵指向丹水的上游,问道。

    “此水向上,便是丹水河谷,河谷三面皆是险山,北边的险山之后,尚有石城关塞,正是贼军的第二道防线。”

    石包放下望远镜,目光顺着胡遵所指,脸上露出恍然之色:

    “那里莫不成就是长平之战时,赵军被聚而歼之的地方?”

    “将军明鉴,正是如此。”

    当年好歹也是想尽办法探路欲行私贩之事的人物,石包又岂会不知道上党这个有名之地?

    当年赵军数十万大军为什么没能逃出去,就是因为那一个河谷。

    河谷三面环山,只有一个狭窄的河谷口能退出来。

    到时秦军只要尾随其后,迅速把河谷口一堵,再利用三面的高山地利,就足以围死河谷里的赵军。

    赵括就是双胁生翼想要飞出去,怕也要被秦军给射下来。

    而且因为河谷的特殊地形,外围的赵军就算是想要过来增援,也是不易。

    白起部署的速度只要够快,能及时派出偏师占据地利,就能轻易阻挡住赵军的增援部队。

    河谷里的赵军主力,除了活活饿死,别无他法。

    说不得,白起就是故意要饿死赵军,至少要饿得他们没有丝毫力气,不能动弹,所以拖了那么久,最后才接受赵军的投降。

    反正换成是石包自己,他就会这么干。

    毕竟接受数十万士气未坠,体力尚存的敌军投降,肯定是有危险的。

    但若是换成站都站不起来,而且还自相残杀吃人rou,连同袍都不敢相信,甚至要相互提防的数十万敌军,那可不就轻松多了?

    至于赵括明知道有秦军就在河谷口下游,为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