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23章 古时吃饭 (第3/5页)
其中一餐放在午时非常不好。午时,心中的一点真阴降,交与肾中的一点真阳。这个时候是先天运行的时辰,怎么可以进食呢?这个时候不应该跟子时一样睡觉,也不该吃饭,应该出去散散步,走动一下,当然不能做激烈的运动,好好体会一下身体心肾相交的感觉。啥叫修行?生活习性符合天地规律就叫修行,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符合天道才为圣贤。所以这个衣食住行都很关键。古人为什么在上午辰时吃饭呢?那是因为卯时为大肠经巡行时间,而卯时就是五点到七点这个时间,这个时候正式排除身体废物跟垃圾的时候,推陈出新,也正是太阳升起的时刻,一天的开始,所以这个时候不要进食,也正是符合天道。古语形容这个时候是“天门开”。在中医里,认为大肠与肺互为表里,大肠为表,肺为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与营养,然后排出渣滓的过程。有一个与这个时辰相关的病症叫“五更泻”,就是到这点必须拉去,必须排去,这就叫五更泻。认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传导之官”就是“运输大队长”,这个“大队长”专门运输我们体内的糟粕,也就是将人体内的垃圾清理出去。食物进入人体之后,在小肠进行消化并升清降浊,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经过脾的运化而布散全身,供养脏腑;食物残渣则下降到大肠。大肠再进行最后一道程序的加工,将残渣中的部分水液吸收。这样经过燥化后的糟粕便成为大便,通过“魄门”,也就是肛门,将其排出体外。所以古代大肠又有“监仓之官”和“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