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_第11章 坑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章 坑道 (第4/4页)

目睹过不计其数的敌人自己人倒在血泊中,但看到眼前的情景,依旧倒吸了一口凉气。

    说坑道宽阔,其实只是相对于之前宽度不过一两米的坑道而言,这里顶多也就三米多宽,应该是屯兵坑,建的宽一点儿可以速度更快的将士兵送往第一线去。

    可是现在,却被密密麻麻的塞满了。

    密密麻麻,奇形怪状的尸体,就这样层层叠叠的摞在坑道里。

    没错,就是摞,像一根根木头一样,横七竖八的摞在一起,占据了所有人的视野。

    和日军土黄色截然不同深蓝色的军装,很清楚的表明了他们的身份。

    他们----全是阵亡的国军士兵。

    先前在路上的几分钟,已经足够让刘浪从迟大奎嘴里知道了他和这二十多名俘虏兵的来历。

    和眼前的这一大批遗体一样,他们全是来自61师3团1营,也就是描绘这场大捷时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仅仅只写了“此役61师伤亡甚巨,其三团一营十不存一”的1营。

    除了战死的中校营长刘振新被提个了个名字,其他61师的小兵们就成了战史上给出的一个600余人阵亡的大概数字,但从眼前的遗体数目来看,刘浪知道,后世的人们恐怕又被国军那些擅长报喜不报忧的官僚们给骗了。

    迟大奎身为三团一营一连连长,整整一个加强连200多人,死的活的全在这儿了。

    活着的,不足三十人。

    全部是在完成阻敌任务之后打光了身上最后的子弹被大量日军包围被迫当了俘虏。

    死的,也全在这儿了,像烂木头一样被随意丢弃着。汉唐风月1的抗战之还我河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