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九节 总攻准备 (第5/6页)
原因很简单,安庆的战略地位。这里也是紧邻长江。当年清军在这里设立大营,就能封锁住太平军向长江上游发展,导致太平军不得不围绕安庆跟清军反复争夺。如果此时联省军占领了这里。显然也可以封锁住英军向下游撤退。 如果李宗仁打安庆打的早了,英军势必打草惊蛇,提前撤退或者围绕安庆跟李宗仁的部队争夺,这可完全是不利局面,因为李宗仁的部队显然补给情况不如唐宇纵的部队,如果把主战场放在江北,联省更吃亏。 所以赵泽勇的决定是,等唐宇纵这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并且逼近九江,让英军不能够从容撤退的时候,李宗仁在发动安庆作战,到时候数万英军就会困在安庆到九江之间,成为瓮中之鳖手到擒来。 现在唐宇纵已经打垮了英军正面进攻的一个师,接下来就要挺进九江了,按理说已经到了李宗仁攻击的时机了,可是赵泽勇还是有顾虑,不得不认真考虑一下。 那个顾虑正是在唐宇纵战报中提到的狙击手的问题,狙击手赵泽勇向来给予重视,否则联省的狙击手编制怕不会有上百人之多,而且还在蒙自训练营中增添了狙击手训练班,专门来训练千挑万选出来的神枪手。 但是唐宇纵的战报说明,联省的狙击手在跟英军狙击手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尤其提到英军狙击手的枪更先进。联省的枪械过去是德国提供技术资料,又有德国技术人员,联省自己加工制造的。但是在枪支本身精度,还有瞄准镜的质量上,都较一战时期差了一些,而英国人却在一战后又开发了一代狙击枪,这是有代差的。 而赵泽勇认识到,狙击手的作用,他不止在堂堂阵仗上,尤其是在后期的城市争夺战中的巷战中,会发挥到绝大的作用,有可能会是影响胜负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