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59【费正清】 (第3/4页)
是白费口舌。” 周赫煊耸耸肩:“好吧,我不说了。” 费正清玩味地看着二人,笑了笑没说话。 蒋廷黻也帮着转移话题,问道:“约翰,你这次来中国是为了写博士论文,内容有眉目了吗?” 费正清说:“我最近在研究晚清时期鸦片贸易的合法性。” “这还用问?”朱光潜想当然地说道,“自虎门销烟以来,鸦片贸易在中国一直是非法的。虽然实际上屡禁不止,但政府不可能公开承认鸦片贸易。” 周赫煊笑道:“恰恰相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就是清政府公开允许鸦片贸易。” “有这种事?”朱光潜大为惊讶。 周赫煊解释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三国签署《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准许外商在通商口岸销售鸦片,并以洋药的名目征税,从此鸦片成为晚清时期的合法进口商品。” 朱光潜对中国近代史并没有什么研究,他仿佛被颠覆了三观,震惊道:“怎么会这样?清政府竟然将鸦片贸易合法化。” 周赫煊说:“当时鸦片贸易的主要路线是‘广州—上海—芜湖’,再从芜湖发往全国。从1878年到1912年的34年里,芜湖进口的鸦片有9万担,总计流出白银5000多万两。由于鸦片买卖利润巨大,国内经销商经常靠走私来逃避厘金税,而清政府为了收税,竟把鸦片税承包给私人。承包效果非常喜人,只一年时间便偷税大减、厘金剧增,引起鸦片商人的强烈反对,清政府迫于洋人压力才取消承包制。” 在场的知情者只能苦笑,不知情者听得目瞪口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