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_455【好消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55【好消息】 (第2/4页)



    周赫煊小心地把墨宝收好,继续过着自己的平淡小日子。在家陪陪妻妾儿女,偶尔去清华和北大教授历史课程,每个星期写一篇关于国际评论,时间转眼就进入3月。

    3月3日,十九路军撤退,淞沪战事结束。

    3月6日,常凯申正式宣布复出,从而形成常凯申主持军事,汪兆铭负责政事的局面——前者担任中央军委委员长,后者担任中央政府行政院长。

    3月9日,伪满洲国在长春举行成立大典,溥仪为执政,郑孝胥任总理。

    社会各界人士都在呼吁抗日,常凯申却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并借“剿匪”为名开始着手整编全国军队。常凯申为了巩固军权和地位,国党中央党部甚至向地方下发非正式文件,要求各级机关部门必须称呼其为“委员长”,不得再称呼“总司令”或者“蒋主席”。

    期间,北方左联也来找过周赫煊几次,希望他能写一些“进步”文学作品。

    周赫煊直接闭门谢客,不想再跟左联掺和到一起,至少未来两三年内都不愿接近左联。

    自“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左翼文坛的风气变得有些奇怪。就连鲁迅这个左联旗手,也渐渐感到“寒心”、“灰心”,只是还没有彻底失望而已。

    咳,咱们点到为止,这方面不便细说,说穿了又要404。

    根据冯庸带来的消息,侯七已经带着大学师生组成的义勇军,在辽宁东部一带的山林子里开始抗日。由于马占山投降日寇,侯七对其他义勇军势力极不信任,因此并没有听从周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