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73【欲望、理智和道德】 (第2/4页)
德最令人诟病的一点,就是把“本我”极端放大,认为个人、社会和国家都是“本我”在起作用,本能欲望推动着个人和社会发展。所以他扯了那么多大道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理性和道德往往很难起作用,在本能欲望的支配下,个人和群体总会选择非理性的行为,因此战争这种事情无法避免,个人和社会的错误也无法避免。 罗曼罗兰第一个就不服,他争辩道:“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崇高的道德,以及对光明未来的追求。远古文明时,人类在茹毛饮血,接着又有了奴隶和封建制度。而正是对着美好和善良的追求,渐渐有了自由和民主。本能的欲望,总是在崇高的道德面前低头,而不是被欲望所奴役。我相信总有一天,全世界的人类都能自由自在的生活,消除贫困与疾病,更没有战争的恐惧。” 弗洛伊德笑道:“如果你长时间从事心理学研究,就会发现本能欲望如同大海,而理性和道德只是小小的湖泊和河流。湖泊和河流,永远无法与大海抗衡。” 爱因斯坦问周赫煊:“周,你怎么看?” 周赫煊笑道:“我既不赞同罗曼罗兰先生的道德制胜论,也不赞同弗洛伊德先生的本能支配论。我认为人最宝贵的是理性,道德无法持久,本能可以压制,只有理性才是驱使人类和社会进步的核心砝码。” 爱因斯坦哈哈大笑:“跟我一样,我也是理性派。” 弗洛伊德反驳道:“人在关键的时候,总是会失去理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