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_359【空缺的普利策历史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9【空缺的普利策历史奖】 (第2/5页)

报》不禁发出感慨:“1930年初的美国戏剧界,已经被中国人占领了,一个是梅兰芳,另一个是周赫煊。”

    就在此时,哥伦比亚大学也在爆发着一场争论。

    每年三月底,来自全美各地的上百位评委,都将汇聚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各个学院,对包括新闻、文学、历史、音乐、戏剧在内的多个类型作品进行评审。并在四月初,筛选出各类别的3个提名作品,向终评委员会(普利策奖委员会)提交报告。

    哥伦比大大学文理学院,普利策奖委员会历史作品组的评委们,此刻已经吵起来。

    来自哈佛大学的历史学家安托万·琼斯拍着桌子说:“《枪炮、细菌与钢铁》这本书,严格来说根本不属于历史著作。就是算它是历史著作,也不属于专门研究美国历史的著作,它根本没资格入选普利策历史奖!”

    “我同意,初选评委们这是在渎职,他们把一部没有资格的作品选进了终评环节,”另一位历史学者说,“如果委员会坚持要对《枪炮、细菌和钢铁》投票的话,那么我决定退出终评委员会。”

    威廉玛丽学院的校长泰勒·丹涅特说:“普利策历史奖只规定了,研究美国历史的作品就有资格入围。《枪炮、细菌与钢铁》虽然不是研究美国历史的专著,但它确实对美洲历史展开了讨论,其中观点对研究美洲历史具有重大突破意义。我支持初评委员会的评选结果!”

    安托万·琼斯讽刺道:“丹涅特教授,你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