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09【诗歌朗诵】 (第5/6页)
来一首?” 孔祥熙说着站起来,用山西太谷口音吟诵:“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庞德立即说道:“这首诗我知道,是朱熹的《观书有感》,但听起来好像有点不一样。” “你以前听谁念的?”周赫煊问。 “一个日本诗人,”庞德说,“我的中文不是很好,只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我对中国文学的了解,都来自日本朋友。” “可能是口音问题吧。”周赫煊笑道。 用日本口音和山西口音念同一首中国古诗,听起来能一样那才见鬼了。 庞德一脸向往的评价说:“这首《观书有感》,就很有意象美。半亩方整的池塘像镜子打开,天光和云朵的影子交相辉映,寥寥十多个字,就勾勒出美丽的自然画卷。中国汉诗实在太美了,美得让人窒息,我恨不得自己也出生在中国!” 不愧是在英文诗中夹杂汉字的美国诗人,对中国文学的崇拜已经疯狂了。 墨索里尼却皱眉道:“太短了,太短了,中国诗都这么短吗?” “中国汉诗从来不用花哨的辞藻雕饰,它简洁、生动、瑰丽、准确、富有意蕴,这也是我们意象派所追求的创作理念,”庞德连忙为中国古诗正名,又对周赫煊说,“周先生,你也朗诵一首汉诗吧。来首长一点的,让总理阁下好好欣赏。” 周赫煊心想:你既然喜欢意象,老子倒是可以给你吟一首《沁园春·雪》,就怕孔祥熙他们听了炸毛。 周赫煊由于经常做演讲,私底下专门练习过,朗诵诗歌的水平也随之提高。他清了清嗓子诵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