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_413【新出炉的教科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13【新出炉的教科书】 (第2/4页)

两本:“《全球通史》,分上下两册,售价6元整。”

    吕思勉直接掏银子把书买下,提着箱子走向学校大门。来到自己的宿舍后,他都等不及整理行李,便迫不及待的拜读起来。

    吕思勉可不简单,他在后世,和陈垣、陈寅恪、钱穆一起被誉为“现代史学四大家”。如今正是30年代初,吕思勉在史学界的名气,甚至还高于钱穆,跟陈寅恪不相上下。

    吕思勉的成名作是《白话本国史》,是中国第一部用白话文编写的中国通史,在民国大学历史专业中极为重要。目前,至少有五分之一的国内大学,都在采用他的这本书做为中国史教材。

    《白话本国史》的出名,不仅仅是因为采用白话文编写。它的内容也极为精妙严禁,受到史学界的广泛认可,并且具有独特的治学风格。

    总的来说,《白话本国史》继承了乾嘉学派的考证传统,又融合了西方的新史学思想,可谓中西合璧的一本上乘之作。

    吕思勉在编写这本书时,受到梁启超很大的影响,从社会经济、宗教、民族、文化多个方面阐述分析中国历史。这跟周赫煊提出的现代史学方法很近似,只不过没有周赫煊的理论那么完善而已。

    《白话本国史》唯一的缺点,就是使用的资料比较老旧,晚清以来新发现的史学材料并未涉及。不是吕思勉的学识欠缺,而是资料收集困难,毕竟凭个人能力编写中国通史太难了。

    吕思勉属于中国史领域的专家,他对世界史也有涉猎,翻开周赫煊这本《全球通史》津津有味的读起来。

    “本书的第一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