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96【实验成果】 (第1/4页)
伦敦港。 一艘远洋客轮缓缓停靠,片刻之后,数位中国人出现在码头上。 新任的中国驻英公使郭泰祺,伸手接着天空中飘下的细雨,望着烟雨朦胧的伦敦城,感慨道:“伦敦不愧是雾都,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负责接船的使馆工作人员,上前问候道:“这位可是郭泰祺郭先生?” “我就是郭泰祺。”郭泰祺答道。 工作人员说:“郭先生,我叫陈殿生,是驻英使馆秘书处干事。” “鄙人初来乍到,还请郭秘书带路。”郭泰祺抱拳说。 为什么周赫煊在伦敦停留两个月之久,一直没有和中国驻英使馆联系?很简单,中国驻英公使一职空缺无人。 上一任中国驻国联全权代表兼驻英公使是施肇基,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施肇基积极向国联申诉。国联的决议很可笑,根本不分侵略者和被侵略者,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立场,同时警告中国和日本政府,要求双方避免事态扩大,自己寻求撤军的办法。m.zwWX.ORg 施肇基只能继续申诉,国联再次做出“停止冲突,双方撤兵”的决议,不但要求日本撤兵,还要求中国停止攻击关东军。 国联的态度让施肇基头疼,南京政府的做法更是让施肇基愤怒。 11月底,南京政府命令施肇基采取行动,请求国联和锦州划为中立区。紧接着在12月初,南京政府又发来指示,说“锦州中立区”案不能接受,日军如果继续进攻锦州,我国将采取自卫的办法。 偌大一个中国,东北土地都要被日寇完全占领了,南京政府的外交政策居然前后矛盾,这让负责此事的外交官如何处理? 施肇基被搞得焦头烂额,在积极寻求国际帮助的同时,他还得应付爱国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