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11【黄老之术】 (第2/5页)
老派也叫稷下学派。齐国正是因为奉行黄老之学,才能迅速的壮大国力。” 常凯申下意识地点点头,让周赫煊继续说。 周赫煊道:“黄老之学其实已经不是纯粹的道家学说,应该称之为杂学。它的核心理念是道家思想,但却完全融合了法家学说,并兼采儒、墨、兵、农、名、阴阳、纵横等各家之长。比如很有名的《吕氏春秋》,就是黄老学派的重要著作。而另一本道家黄老派著作《鹖冠子》,甚至被历代学者认为是兵书。这样说吧,自汉唐以来,中国任何一代盛世,都实际运用了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还融合了儒家学说?”常凯申惊讶道。 周赫煊点头道:“是的,黄老之学的主张之一是‘刑德并用’,这就兼容了法家和儒家的治国理念。” 常凯申奇怪道:“那岂不是中国历朝历代都在使用黄老之学?” “不错,”周赫煊笑着说,“所谓的外儒内法,归根结底就是黄老之学。” 常凯申又问:“那独尊儒术是怎么回事?” 周赫煊解释道:“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是儒家学说和黄老之学的再一次结合,其中吸纳了大量的黄老思想。比如黄老之学的根本是‘无为而治’,这种‘无为’并非放任自流,而是在确立统治秩序的前提下清静无为。君王的无为立足于臣子的有为,即‘君逸臣劳’,有点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但也只是像而已,因为决定权仍在君主手里。董仲舒在独尊儒术时,把黄老之学最核心的‘无为而治’,完美融合在他的儒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