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74【非战会议】 (第3/4页)
在事业上选择“超我”,在私人生活上追求“本我”。 矛盾吗? 似乎,也不矛盾。 趁着会议还没正式开始,戈伦茨悄悄找到周赫煊说:“周先生,我希望在英国代理出版你的全部作品。” “当然可以,具体的合作我们私下再说。”周赫煊自然不会拒绝这个英国大书商。 “那真是太好了!”戈伦茨搞笑地笑道。 周赫煊下意识的感觉,戈伦茨宣传左派思想的动机不纯。如今英国出版业萧条,人们对资本主义感到绝望,继而开始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感兴趣,做为书商的戈伦茨或许只是为了赚钱才投身左派阵营。 不仅是英国,当下整个欧洲和美国,都在开始反思资本主义的缺陷,从而诞生出一大批“共产主义粉”。 同时“绥靖主义”、“非战主义”、“独立主义”思想也在泛滥,这两年美国销量最好的书,全都是一些反战文学作品。战争在欧美人民心中,被渲染为极端恐怖的事情,似乎整个人类都会因战争而灭亡。 这种发端于民间的反战思潮,自下而上的影响着各国政府。政客为了获得平民选票,纷纷把自己包装成和平主义者,并且实质性地在推行绥靖主义。 说得直白些,一战打得太惨烈,大家都怕了,不想再来第二次。 整个会议期间,周赫煊和孙夫人无疑成为焦点,因为他们是中国人。日军悍然侵占中国东北,接着又进攻上海,这是最近全世界瞩目的战争行为。 罗曼罗兰最先上台讲话,接着是爱因斯坦和马莱爵士,内容都围绕着“反战”这一话题。 孙夫人紧接着发言说:“对于欧洲人而言,法西斯正在壮大,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