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_347【瑰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47【瑰宝】 (第3/4页)



    宣德窑的内贡精品,哪是出口欧洲的克拉克瓷能比的?

    就说这只大腕吧,造型并不奇特,跟老百姓家里盛汤的大瓷碗没啥区别。但它的釉色花纹实在太精美了,在灯光的照射下,远远看去似乎笼罩着氤氲雾气,走近仔细观察,又能看到每一个花纹都是那么精彩。

    爱因斯坦穿梭于无数国宝之间流连忘返,此刻他不再是大科学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参观者,带着种顶礼膜拜的心情观赏这些绝世精品。

    后来在40年代,爱因斯坦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说:“永远不要和中国人比较艺术,真正的艺术品都在中国。”

    实话实说,20世纪的欧洲人对中国文化是很迷恋的。

    比如爱因斯坦的好友兼学术对手波尔,就非常赞赏中国道教思想。他在给自己设计家族徽章时,核心图案便是太极双鱼图,原因是他认为中国的太极原理,跟他的波粒二象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至于柯布西耶,好吧,这位建筑师站在一方笔洗前挪不动腿。

    那是件明朝晚期的哥窑精品,釉身通体碎成不规则的网状裂片,看起来就像烧窑时的残次品,但又带给人难以言喻的美感。

    柯布西耶拿出小本本,站在笔洗旁边就开始勾勾画画起来。他显然是被哥窑笔洗触发到灵感,很快便画出一个现代建筑的概念设计图。建筑呈中国大鼓形状,主体应该是钢架结构,镶嵌的一块块玻璃,就宛如哥窑笔洗表面的一个个釉磁碎片。

    等把这个设计概念图画完,柯布西耶兴奋地对周赫煊说:“周,等把华工陵园设计完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