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03【内山书店】 (第1/5页)
1934年7月,周赫煊在中国诗坛掀起一阵现代派热潮,无数青年诗人踊跃加入这个派别,一时间举国皆谈“现代派”。 与此同时,《雷雨》经由巴金的推荐,在《文学季刊》上正式发表,曹禺犹如一道闪电划破30年代的文坛夜空。 这部话剧不但在中国引起巨大反响,还很快在日本东京上演,并由神田一桥教育馆发行日译本,迅速在日本成为畅销书。《雷雨》的构思创作前后历时五年,并在抽屉里锁了大半年才投稿,但它的成名只用了半个月时间。 郭沫若在东京观看了《雷雨》的演出,大为激动,亲自为《雷雨》日译本作序,盛赞《雷雨》是一篇难得的优秀力作。 鲁迅看了日译的《雷雨》剧本颇为兴奋,对美国记者斯诺说:“中国最好的戏剧家有郭沫若、田汉、洪深,以及一个新出的左翼戏剧家曹禺。” 能让常年互喷互怼的鲁迅和郭沫若同时赞扬,可见《雷雨》的质量有多么过硬。曹禺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一跃成为享誉中日两国的剧坛新星。 整个七月,周赫煊和曹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百代公司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时机,周赫煊的两张唱片顺势推出——宣传费可以节省不少。 …… 上海,日租界。 内山书店。 欧阳予倩扶了扶眼镜,笑着给书店老板打招呼:“邬其兄,好久不见啊!” “欧阳先生,请里面坐!”内山完造起身相迎。 欧阳予倩慢悠悠地走进去,对正在看书的鲁迅说:“周先生,你今天来得真早。” 鲁迅用淡然的语气说:“国党特务又在抓人了,我来书店躲一躲。” 两人闲聊片刻,田汉以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