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62 天兵 (第3/9页)
飞和夜间飞行,三只信鸽齐出,必有一只能够把信送到许泰手中。 因为大多数猛禽不在夜间出没,即使有,比如猫头鹰,也是低飞的猛禽,很难捕到展翅高飞的信鸽。信鸽从唐宋时期就已用于军中传讯,至明代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甚至一些豪门大族也养有信鸽用来传讯。 正统年间,淮阴曾有一户人家抓住一只鸽子,正想杀掉时发现鸽足上有一封油纸封裹的信,打开一看,这信是从京师三天前寄出地,两地空距七百多公里,可见这信鸽的速度。关外地广人稀,不比关内驿站完善,从奴儿干都司到北京数千里的距离,有时有极重要的军情,所以军鸽应用较多。 遣走了信使,杨凌陷入沉思当中。他对自已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是很信得过的,当然,这种战斗力是攻防之间的战力,大草原上的长途奔袭、扰敌、迂回包围等事情,还需要朵颜军地密切配合才行。 毕竟,军队的战斗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起来的。骑兵的战斗力尤其如此。全民皆兵的鞑靼人先天就占有马上的优势,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杨凌这支由两万边军和一万民团丁勇组成的军人,大量使用了火器。 这些火器包括物美价廉地群殴必杀器手雷,和多管火铳,而且多管火铳采用了燧发枪地设计原理,燧发加多管,对方的骑兵冲过来时,将会发现自已是陷入了一场恶梦。 这样一来不但火力犀利,最重要地是易于训炼,使彭小恙的民团军迅速具体了强大战力。大集团军作战,他们连射击准确度都不必考虑,只要武器准备及时,简直几个月的密度训炼,就能练出一支强悍的杀人机器。 然而,他们所用的火器并不是全部由关内运来的。其中一部分是杨凌家的兵工厂自已造的。成绮韵在松花江船厂附近,建了一个秘密地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