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九二章:辞呈 (第3/6页)
还是跟官员身份等级一样,正五品以下的官员,递交辞呈之后回去等着就行,皇帝批不批,后续吏部会去通知。 而正五品以上的官员则不一样,若是吏部同意了,则需要本人跟着尚书一同前去面见皇帝做出详细的说明。 但这个面见也不是说见就见的,会先由吏部尚书递交辞呈,若是皇帝不同意,则直接打回,这个面也就不用见了。 而这也并不是古板的规矩,面对于皇上特别看重的大臣,不管是否同意,都会见一面了解大臣心中的想法。 “诏!”李元吉直接吩咐道,甚至连辞呈都还没来得及去看。 张公瑾这个人怎么说呢?李世民的忠臣,但却与李勣关系不错,而他进入秦王府,也是由李勣推荐的。 李元吉取代李世民之后,也同样是由李勣进行的劝说,张公瑾这才没有进行过激的反应。 事实上也没多少人进行过激反应,一是打不过,二是李元吉已死,就算是起兵,最终的结果也依旧是失败,甚至还会连累家人。 加上李世民在后期做出的一系列昏招,让不少大臣都有些心寒,同理,在李元吉势如破竹的攻入长安,杀掉李世民之后,他们才会如此顺利的投降,虽然并不是人人都是真心的,包括现在也是。 但对于这些,李元吉却并不在意,兵权在手,只要这些大臣不傻,都不会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来。 况且他们也无人可投,李渊的态度也断绝了他们起事的可能性。 具体的情况呢,就跟后世的老大根本不用去担心一个省的老大造反一样,因为没兵权,说句不好听的,那些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