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 (第3/4页)
内的等级。 感通者和解析者不一样,解析者的存在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感通者更带有试验性质。到目前为止,心联网技术主要用在解析上,即主体对客体的单向接入,谈不上“交流”,如果想让它发展为一种真正的交流方式,就必须实现双方对等,感通就是这样一种尝试。 一旦双方可以用脑电波自由交流,对他们来说个人秘密将不复存在,因为对方会直接知道你心里所想,你不可能对他说谎。 这看似美好,实则如裹着蜜糖的砒|霜。千百年来,人类已经习惯了谎言的存在,个人隐私更是不可剥夺的权利,现在要颠覆传统,随之而来的便是秩序重塑,不说个人能不能适应,整个人类社会的法则又该如何修正呢? 尽管感通带来的伦理问题和其他麻烦数不胜数,但政府却没有放弃,因为这其中隐藏着巨大的可能性。 早在23世纪初,就有人预言“未来必将是心联网的时代”。两个人的心联网可能不会给世界带来变化,但如果全人类都接入心联网,对世界的影响必将是革命性的,甚至会促成远超人类想象的超级智能诞生,比如全球脑。 在无与伦比的诱惑下,各国政府展开了新的“军备竞赛”,只不过这次发生在心智领域,“感通者计划”便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因为脑电波交流必然伴随风险,为了最大限度保障感通者们的安全,同时也为了将来能够识别和防范风险,感通者们必须定期接受心理评估;作为回报,他们能够得到可观的收入和稳定的工作,作为感通一方的解析者可以接手普通解析者很难拿到的工作,搭档则能得到丰厚的资源回报,比如原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资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