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_第1289章 刘书记,有何高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89章 刘书记,有何高见? (第1/5页)

    市政府常务会议的议题,是早就拟好的。都有书面资料,提前几天发给与会的干部。

    李如军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写了一个详细的报告。七星区造纸业的起源,发展过程,目前的状况,都罗列了进去,抑扬顿挫地读着报告,足足三十分钟,才算是读完了。

    李如军不是七星区的“老干部”,前年七星区由县升格为市辖区的时候,从市委宣传部放过去,当时是常务副区长,一年前才正位区长。

    所以李如军的汇报,很是“气定神闲”,相当的“客观”,基本将自己置身事外,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在看待七星区造纸企业对环境的污染。

    根据李如军的汇报,七星区造纸业,起源于七十年代末期,大约是七八年左右,建起了第一家国营造纸厂。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七星县就是这一家造纸厂,规模也不大,只有几十个工人。七星区的造纸业“蓬勃发展”,始于八十年代末期。当时,七星县造纸厂已经连年亏损,入不敷出,濒临破产倒闭的边缘,一直都是靠财政拨款和银行借贷在勉强支撑。

    这倒是几年前,大部分中小型国营企业的普遍现象。

    八八年的时候,七星县国营造纸厂,正式对外承包,被厂里原先的一个车间主任承包了下来。那位车间主任,倒是个人才,承包之后,对工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很快便起死回生,开始有了盈利。

    因为七星区麦草资源丰富,造纸厂原料充足,眼见造纸厂有利可图,立即便成了香饽饽,一大堆人跟风而上,不久之后,大大小小的造纸厂就遍布了七星县的好几个主要乡镇。开足马力生产,几年下来,赚了不少的钱。为县里创造了数千个就业岗位和数以百万计的财政收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