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青云路_分卷阅读14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6 (第1/4页)

    如此一来利润微薄,每个县城开始自给自足,不从外地进货,才勉强有利可图。

    而最开始供销的山河县,是为挑花刺绣发源地,满足全国平民阶层随手刺绣与平价摆件,除了被称作挑花之乡,再无其他好处。

    被遣散的村民拿了遣散费,每人三两,心里好歹有些安慰。

    这三两银能买一石苞米,够全家人吃上许久,家里还有这三年存下的数十两白银,一些复制卖力的,存了近一百两。

    只盼着蝗虫快些死绝,明年是个丰收年,便不担心饿肚子。

    只是苦了一些本就不富足的村子,家里没有几个存银,存粮只够吃到今年秋天。

    今年蝗灾,不会再有秋收,秋天过后的日子,唯有指着官府会不会给点救济,撑到灾荒过去。

    处理完山河县挑花刺绣事宜,李林马不停蹄请了路引,一路来到晋安,敲响瑾瑜信中所写地址的大门。

    看着眼前不大的院子,李林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地方了,或是瑾瑜写错了住址。

    瑾瑜在信中分明写到,冬青生意做得太大,加上小圆都看管不过来,才让他尽快处理好挑花刺绣的事,来晋安搭手。

    瑾瑜如今是官老爷,又这么有钱,不应该住在这种一看就是平民住的院子才对。

    而且敲了门半天也没有家丁或是什么来应个门,只留他风尘仆仆站在门口,时不时路过的人上下打量着他,实在尴尬。

    李林来的不是时候,这个时间,瑾瑜还在翰林院,冬青在外巡查,小圆也有自己的职责,这就是一座无人的空院。

    李林索性蹲在门口的石阶上,怀里抱着包袱,干等着。

    直到日暮西山,李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