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32 (第4/4页)
瑾瑜一笔一划写着自己的策问题,在文章观点看上去深谋远虑又独到的基础上,力求行文流畅,写一手漂亮规范的台阁体。 直到日暮西沉,瑾瑜才将这主试题按规定的格式,在两千余字写完收尾。 写完了主试题,瑾瑜拿起今年特例的附加题。 这是一封书信,准确来说,是一封英文书信,不是原件,是由翰林学士们誊抄过来的。 这就是瑾瑜为何要发笑的原因,他懂英文,虽然有一些词和句式很生涩,可能是因为古今时代差异,但他大体能看懂什么意思。 之前打听朝中局势,听闻前几日打遥远番邦来了个奇特的人,会说中原话,带来了那边国主的书信,觐见黎国皇帝时却十分自傲。 称国王派遣他来黎国学习,但黎国连一个能与他说话的人都没有,而且还看不懂他们国王的书信。 瑾瑜当时还觉得稀奇,这个时空的欧洲人居然如此前卫,能想到派使者过这边来学习。 但没放在心上,毕竟他不了解北戎以外的国家,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话,也用不上他cao心。 没成想,今天的殿试,皇帝就把这个难题丢给了一众贡士,答不上来没啥损失,答上来自然皆大欢喜。 翰林学士这个誊抄可以说非常厉害了,像画画一样。 瑾瑜看了大致内容,这个国家的国王,用语很客气,并不像传言中那个使者一样高傲。 大致意思是他听说黎国有火树银花,和能用木头造成可以写字的纸张,十分方便,想让这个会说少许中原话的人来把这两项技术学过去。 火树银花说白了就是火药。 原来这个时空,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