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30 (第4/4页)
不论官职大小,一律革职处理,严重者可能入狱。 所以在所有考试结束前,一切有关人等都不会收礼,也不是很愿意接见考生,一个不好,就连自己的前途陪进去。 在考试结束前就巴结官员,是大忌,只会招人不喜。 之前有人犯过,下场实在不算好。 李言卿寻思着待朝考过后,找找门路,与吏部有关人等走动走动。 今年取中人数这般多,想来官缺还是挺大,谋个差事应该不难。 相较之下,陈君然想得就简单很多,他只想尽力在殿试上考得好一些,最差不过同进士出身,乖乖等着派遣就是,他愿意外放做个父母官。 县令再小都是七品官,也是朝廷在编的官员,每年俸禄数百两,职田数十倾,外加禄米几十石,足以让妻儿过得滋润,还能为民请命。 在陈君然看来,这般就很好。 距殿试还有几日时间,瑾瑜则叫上冬青,结识一些消息灵通的新贡士,打听打听两位主考官的喜好脾性,再打听一下当朝皇帝的作风轶事。 这般做,倒不是为了偷jianian耍滑走歪门邪道,只是想提前了解朝堂局势和皇帝为人,以免之后两眼一抹黑,犯了忌讳。 毕竟殿试只试时务策一道,由皇帝亲自出题,会试主考官辅选,若是不了解皇帝的喜好与性格,答题时不好把握尺度。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若皇帝性子暴躁专横,答卷观点与皇帝相悖太多,只怕凶多吉少。 钻研国情时,杨天寻给他拿了当今皇帝登基后的政绩手札,不难看出当今皇帝是个勤政清君,相比前两任皇帝,政绩算是突出,但是看不出脾性如何。 瑾瑜和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