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5 (第2/4页)
皇帝正在琢磨或是准备施行的事,以书信的方式告知湘王。 瑾瑜一一照办,却没能抓住湘王的把柄,因为无论是谁处在湘王这种尴尬的境地,都会与湘王一个做派。 实时了解朝中动向,提前做好应对政策的措施,以防像上次南阳王事件之前,皇帝准备将他们的爵位回收。 对付灾荒,朝廷一贯的做法就是开仓放粮,拨款赈灾。 这次也不例外,阁臣与华元帝计算商议后,决定给滇州拨十万两白银,向周边风调雨顺的州界购买粮食,度过今年秋天到明年秋天这一段没有口粮的时期。 廊州因地界较大,人口较多,拨了十二万两,即日就派钦差押送,监督整个赈灾流程。 旁的差事有人抢着做钦差,赈灾放粮这事却无人愿去。 因为这个差事很是艰苦,而且近两年为了防止赈灾银被贪,出台了不少严格规定,监管赈灾银这事,捞不到好处就罢了,还容易出力不讨好。 监管的是粮银,下面的官员总想从中捞些好处,若监管太严铁面无私,这些人办事便不尽力,赈灾粮发放会延迟。 这一延迟,不是小事,延迟一个月就有许多灾民受难,而且监管人员会被扣俸禄,于上于下都讨不了好。 若是让这些官员捞好处,一层层下去,到灾民身上就没几个钱,还需要遮掩,一朝事发,头一个倒霉的就是监管官。 总言之,这个钦差就是上面以为你办事不尽力,下面的人很嫌弃,里外不是人,想要做好不容易。 瑾瑜却主动请缨,愿意充当廊州赈灾的监管官,押送赈灾银前去湘廊,直到最后赈灾完成。 一般六品官够不上成为钦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