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俏七零_分卷阅读38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2 (第3/4页)

7个小候船室,落地门窗、空调、沙发,连市政府各委办都来借用。一时轰动浦海。

    以后世的眼光来说,十六铺码头现在的陈设也十分先进,相比老家简陋得只有一个棚子的长江客运码头,让诚诚也大开了眼界。然而这已经是码头最后的辉煌了,从90年代开始国家大力发展公路和铁路建设,缓慢而效率底下的水路作为交通工具形式的衰落是历史必然。2000年以后,随着十六铺客运码头定期航线被全部迁至地处长江口的吴淞客运中心,十六铺一度淡出人们视线,成为了只有黄浦江观光、过江轮渡船的码头。

    后来过江隧道越来越多,浦江大桥也建成了十几座,连老浦海人永远的记忆过江轮渡都消失了,十六铺码头同时彻底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在现在,码头还是非常繁忙且生机勃勃的。从被誉为“外国建筑博览会”的外滩起航,游轮缓缓向着下游而去。

    “看,那里是苏州河,上面那座铁桥是外白渡桥,那天我们去过的,好看吧?”“那边是邮政大楼,有二十几层高呢!”周品正兴致勃勃地给儿子讲述着两岸的风景。这时浦东好没有后世的繁华,矗立于云霄之端的陆家嘴金融中心,现在还是一片荒地,除了造船厂,只有零星低矮的名房。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说是就是这种情况。尽管只有一江之隔,但是却把世界分成截然不同的两种。没有桥梁,没有隧道,黄浦江就是一道天堑,把两岸隔绝。那边没有什么好看的,从杨小贝的角度而言,就连现在的浦西也只有寥寥无几的几座高楼,可是在其他人眼里,浦海就是国内的骄傲,是拥有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