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 刘海中的善意 (第1/4页)
翌日凌晨,寒风凛冽。 李卫东穿得跟狗熊似的,脸上戴着纱布口罩,手里拎着一盏带玻璃罩的马灯,行走在京城街头。 前两天刚下过雨,地面上了冻,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清脆声响。 道路两旁的路灯,散发出昏黄的灯光。 李卫东沿着昏黄,走了足足五里地,来到一处逼仄的小巷子前。 巷子里也是一片死寂,却有无数萤火虫在里面迅游,置身其中就像是来到了人间鬼蜮般。 不过这鬼蜮却是人们的希望之地。 这里就是京城的一处鸽市。 鸽市的起源已经无从考据,产生的根源却很明确,那就是物质配给制度。 建国初期,物资匮乏,粮食和工业用品都无法满足民众的生活所需。 于是上面采取票券制度解决这一难题。 原则很简单,每家每户按照不同的标准发放票券。 有了票券,才能购买商品。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有些居民家里人口多,票券不够用,而有些居民票券则富裕。 鸽市就此产生了。 在这个灰色地带,居民们可以交换票券。 随着时间的推移,鸽市的规模越来越大。 京城近郊的农村社员们也会把农产品拿到鸽市上出售。 专门从事倒卖票券的票贩子,收售古董的古董贩子,也都来到了鸽市。 派出所自然知道鸽市的存在。 不过考虑到民众所需,只要不闹出大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偶尔派人来巡一次,抓几个票贩子。 由于是灰色地带,不会得到上面的管理,鸽市上的买卖双方都很谨慎。 卖家一般是摊一张旧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