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208节 (第2/7页)
及百姓都长了不少见识。 此次许多士子之所以十二月进京,便是因为他们未走内河,走的是海路,冬日里运河结了冰,海路却依旧通畅,有不少士子甚至决定过了年再来京,走运河或许有许多不便,可走海路就不必考虑那么多了。 这也是朝廷开海的一大益处。 “柳三元任今科会试主考,我等若习秦汉文章者,恐怕要改一改行文之风。” 福建会馆中,几位士子相对而坐,几人手中都捧着几篇柳贺的文章。 自柳贺参加应天乡试起,他的每一篇文章都为士子们所熟读,士子们觉得,自柳贺隆庆五年中状元以来,他的文风日益成熟,《祭师文》一篇令他成就一代文宗,之后的《祭张文正公文》更是令人感怀他与前首辅张江陵的师生之情。 “我等再磨练三五十年 ,不知能否达到柳三元文章皮毛?” “于文章一途,柳三元并无门户之见。”一位士子忽然道,“他与王凤洲在《育言报》上掀起骂战,却仍赞其文章。” 此士子名为叶向高,是福建福清人,少时便极有才名。 “王凤洲崇尚拟古,柳三元却推唐宋,他二人文章,我更喜柳三元,《育言报》上二人争论那几日,我将城中书肆踏遍,却仍未寻到《育言报》只字片句。” “尔张兄一急之下找上了县尊,请县尊借他《育言报》一观。” 这被众人称为尔张兄的士子在福建也极有名气,他是晋江人,却在太学读书,万历十年秋考中顺天府乡试第一。 这二人对柳贺都极其推崇,尤其是叶向高,叶向高自福建而来,少时家中便遭遇倭寇侵扰,他因此颠沛流离食不果腹,之后因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