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风云_第115章文化道统之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章文化道统之争 (第3/5页)

国对朝韩的向心力减弱,又加上朝韩二战之后狭隘的族独主义和民粹主义情绪高涨,朝韩于是开始去中国化,其中一项措施就是彻底抛弃,完全采用现在的韩文。

    但汉字已经深深地刻入韩国的历史和文化当中,总是挥之不去。他们书院和寺庙的对联和匾额用的都是汉字,历史记录用的也是汉字,就是王廷院外大臣站班地脚下石板上都刻有正一品这样的官阶汉字,博物馆里凡超过一百年的文物上的文字,也都是汉字。把报纸书籍上的汉字去掉容易,可把这些文物上的汉字去掉,也就等于把韩国历史也一笔抹杀了。

    金泰熙不由得又想起了一个让她尴尬无比的事情。

    在前年的春节时候,曾凌风陪着她回了一趟韩国,偶然也见到有年轻人在春节期间祭祖,祭祖用的是打印出来地汉字祭文。于是曾凌风就问那个年轻人懂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意思?那个年轻人摇摇头说不知道。

    于是曾凌风问既然不懂,为何用?那个年轻人却笑而不答。

    曾凌风就笑着对一起的金泰熙说,这年轻人倒是一个孝顺的晚辈,如果他们用韩文来祭祖,使用汉字的祖宗怎么能认识?当时金泰熙羞得差一点挖个地洞躲起来。在嗔怪曾凌风的促狭的同时,她也不得不对如今国内去汉化表示沉重的忧虑。

    在其它方面,中华文化在韩国的影响也随处可见。比如说,他们吃饭用筷子,过春节吃年糕,吃包子面条,过端午节,喝中药补酒。韩语中的一些词汇则直接取自汉字,姓名和取自汉字,就连他们的国旗也取自中国的阴阳八卦,不过没有学全,只用了四卦。

    中国的文化、哲学、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已经深入到韩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