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 (第2/4页)
也抽不出来,唯一的感慨也确实是,人生有期,有如薤露。 天子是潮流带动者,不仅仅表现在他捧红的人身上,还表现在当朝的宗教、文学、称呼、风俗上。大唐开国以来,皇帝便多爱道教,李隆基更把这种热爱推到了顶峰,他给庄子娶个新名儿叫南华真人,文子为玄通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连抢个老婆都要叫太真道长。当朝诗人作诗也都喜欢写道教风,若在行文中不加点青鸟赤松、仙桃金灶、云君银台,都显得不够有腔调。因此,游仙诗大神李白最受宠,何足怪乎。除此之外,连诗人隐退江湖都要选择比较符合时兴品味的方式,也就是度为道士。天宝三年,贺知章隐退就选了这种禁欲的高品味方式。不过这之后两年,他就被杜甫无情地拆穿爱酗酒又影响市容的真相。 杜甫这人什么都好,为人厚道,忧国忧民,就是不懂含蓄既美,总在作品里揭人老底,太犀利。古今华夏文人大部分有个癖好,若文风受到甲的影响,他们决计不会怎么提甲,反倒要大肆吹捧乙,以此声东击西,拉高自己的腔调。对李白而言,那个乙就是谢灵运,“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吾人咏歌,独惭康乐”“谢客临海峤,严光桐庐溪”,谢公在他的作品中无处不在,貌似真爱,少有人知他的甲其实是鲍照。但他藏来藏去,都没躲过杜甫的法眼。杜甫写了一首诗,又无情地揭穿了李白文风俊逸如同鲍照。也难怪他孜孜不倦地向李白告白,“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这样充满龙阳气息的句子都写出来了,也没有得到李白太热情的回应。这事情告诉人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