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 (第2/4页)
场没有硝烟弥漫的战争中来,这对于种植庄稼地的人们来说此刻是喜悦和幸福的,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由自己满满转化为颗粒饱满而喜人的粮食,内心里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那就是把成捆成堆的小麦,高粱,黄小米转化为粮食,年年重复着,复制着这一场景,传承和延续着老一辈人留下的传统和文化。位于白鸽村,大王村,马庄的三村中间交界地带,地势相对平缓,阳光相对充裕,以及位于村子的下风口,地理位置相对优越,最主要的是交通便利,利于农作物的堆放和运输,原本挺大的场地因为三个村子轮流使用分剥谷类颗粒而显得拥挤而又热闹,场地中央人声喧闹,人影幢幢,其间夹杂着拖拉机拉动石碾压断麦秆,高粱杆,黄小米杆的声音,高原汉子吆喝陕北民歌的声音,小儿嬉戏打闹的声音,婆姨们拿着木槌拍打稻谷的声音,交相辉映,好不热闹生趣,诙谐幽默的场景里只见赤膊上阵的赵四仅穿着红色的大短裤拖拉着黑色的布鞋卖力地用土锤敲打着地上的麦穗和稻谷,□□地脊梁略微弯曲着,厚实而粗大的手掌用力地握紧木锤,黝黑的胳膊上青筋暴起,坚毅地脸庞上汗水滚滚滑轮,打湿地面,眼睛炯炯地盯着小麦颗粒,随着稻谷的跳动而眼睛四处游走,短而粗的黑发根根直立着,整个人认真劳作的样子而显得成熟而豪迈,椭圆形的打谷场地上被厚厚的几层小麦杆,高粱杆,黄小米杆分别占领着,显得拥挤和壮观,几辆拖拉机烟筒直冒黑烟,拖拉机身后拉着沉重而坚硬的石碾盘,圆柱体的石碾被拖拉机带动快速地转动着,碾压着地面上的麦穗等,只见厚厚的多层稻谷杆在石碾的碾压下平顺了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